2014-2015学年山东章丘龙山街道办党家中学初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85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8

1.综合题(共3题)

1.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2分)党的哪次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2分)
材料二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做法”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做法得到中央肯定的原因。(4分)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以上材料均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整理
(3)福建的经济特区是哪座城市?(2分)据材料三,说明你对“窗口”的理解。(4分)
2.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定下来的?(2分)概括其内容。(2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的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改革,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和目的。(6分)
3.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研制核武器的有关材料
项目
首次试验年份
试验次数
备注
美国
1945年
1032次
 
苏联
1949年
715次
 
英国
1952年
45次
不包括1962年以后与美国共同试验之次数
法国
1960年
210次
 
中国
1964年
45次
 
 
(2)据材料二,说明我国的核试验具有哪些特点?(4分)
(3)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4分)

2.选择题(共23题)

4.
促使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赢得了和平环境
C.社会主义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D.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促进农业的发展
5.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A.60周年B.62周年
C.55周年D.61周年
6.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7.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我们“参战”的部队是
A.中国工农红军B.国民革命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8.
协议写到:“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
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地区完成民主改革
9.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C.***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0.
《红岩》、《青春之歌》、《茶馆》等优秀文学作品的问世,得力于
A.“文革”后,文学领域的拨乱反正
B.改革开发政策的实行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D.“863计划”的出台
11.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B.兼并
C.消灭D.任其发展
12.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是人们为了悼念
A.刘少奇B.朱德
C.周恩来D.陈毅
13.
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C.人们已有多种途径购买商品
D.人们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14.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作用是
A.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B.促使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C.促使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5.
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17.
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会议是
A.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B.上海世博会
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18.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精彩讲话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19.
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该公报的签署
A.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有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D.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20.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
A.苏联B.日本
C.美国D.印度
21.
“一国两制”构想不适用于下列哪一地区
A.台湾B.香港
C.澳门D.西藏
22.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一国两制”
C.八项主张D.和平方式解放
23.
人民空军诞生后,经受的第一次考验是
A.解放战争B.对越自卫反击战
C.抗美援朝战争D.抗日战争
24.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B.袁隆平
C.焦裕禄D.王进喜
2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实施了一项着眼于未来、造福于后代的伟大工程,即
A.希望工程B.阳光工程
C.211工程D.985工程
26.
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的是
A.“神州五号”载人飞船B.水稻杂交新理论
C.火车、飞机的发明D.计算机网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