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下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8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5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题(正确的在答题卷上填“A”,错误的填“B”。)
1.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统一大业得以完成。
2.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与深圳一起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有珠海、汕头、海南和广州。
5.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2.综合题(共2题)

2.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工业化是全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伟大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中国的经济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确定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连接长江南北的铁路桥梁建设方面的成就。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对我国的工业化帮助最大的是哪个国家?简要评价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成就。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说出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指出改革开放之初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及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选择题(共16题)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组织接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 协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5.
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代表有
A.焦裕禄
B.董存瑞
C.黄继光
D.刘胡兰
6.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949~1957年,新中国的成立促使我国粮食人均产量逐年提高
B.1957~1962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有所下降,原因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发生
C.1962~197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对农业发展没有影响
D.1970~1980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己醒的是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战果
D.新中国的成立
8.
下列有关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9.
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A.无条件没收
B.实行承包制
C.走集体化道路
D.公私合营
10.
下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这张节目表应出自
A.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11.
1957与1960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表

该表主要反映了1960年的中国
A.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B.己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工业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
12.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开展文化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3.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下列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一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
英国《金融时报》称:“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5.
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A.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承办上海APEC会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
2012年5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包括40多名儿童在内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要求制裁叙利亚,而中国则反对干涉叙利亚内政。这一事件体现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B.利益第一的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大国强权的原则
18.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台湾问题己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D. 中国己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19.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窖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