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报告中说:“中国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在所有(与美国)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材料二

材料三
中美经常发生大小矛盾,但美国对台持续的军售,难免令中美近日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使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艰困期。
材料四
2013年5月29日,中国外交部通报“习奥会”相关情况,两国元首将为共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广泛深入沟通,加深相互了解,增进战略互信,推进务实合作。
(1)举一例说明材料一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较量的事件。
(2)说出材料二图中美国总统的姓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中美两国是何时正式建交的?
(3)据材料三指出导致中美关系出现“艰困”局面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你认为美国怎样做才能有助于中美关系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日社论
材料二 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社论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日社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而产生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材料一: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两航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2)请概括材料二中“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为了发展海洋等高技术,我国制定的高科技发展纲要是什么?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3)材料三中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其培育者是谁?
2.选择题- (共8题)
A.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
B.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A.发动朝鲜战争 |
B.尼克松访华 |
C.中美正式建交 |
D.美国允许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A.1949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建立 |
B.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
C.1964年,我国第一枚核导弹发射成功 |
D.1966年,我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组建 |
A.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
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