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0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
A.狂妄自大 妖娆  嬉闹  根深地固
B.恼羞成怒 旁鹜  深邃  自知之名
C.吹毛求疵 牡蛎  风骚  重蹈覆辙
D.孜孜不倦 要决  愕然  恃才放旷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
A.面对一次次的大地震,我们人类感觉到自己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到无与伦比
B.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C.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强聒不舍,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自己近20年的文艺创作之路。
D.包头市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yī 狡xiá 白shà 味同蜡jiáo
B.桥zhàn 褓qiáng 睢zī 而不舍 qiè
C.当gòu  落yǔn 抽 聒不舍qiáng
D.难jié 梁jí  驾lín 揉造作jiǎo
4.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春往往伴随着成长的疼痛,此刻,每个坐在考场的初中生,都在经历并体验这样一种人生难以回避的过程。
B.“光盘行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表达了现代公民厉行勤俭节约。
C.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历史和法律充分的依据。
D.一个人能不能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在于要有远大的理想,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获得的。
5.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乡》——鲁迅——小说
B.《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英国
C.《陈涉世家》——司马迁——散文
D.《观刈麦》——白居易——唐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宁越,中牟①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②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③,不止也。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中牟:地名。②矢:射出的箭。③舍:古代度量单位,三十里为一舍。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耕稼之劳 苦(______) (2)学三十岁则可以矣 达(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
(2)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
【小题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小题4】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发?

3.现代文阅读(共3题)

7.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万一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我的狭隘让我羞愧走过今生。
【小题1】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父亲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
冷漠——(_____)——(______)——感激
【小题2】选文第⑤⑥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概括其主要内容,并结合选文分析作用。
【小题3】第⑨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你怎样理解第⑫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小题5】作者以“良心”为题有什么用意?
8.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石墨烯,有惊喜
①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常做成石墨棒和铅笔芯。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成。
②可以说,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目前世界上最薄最轻最强的全新材料石墨烯,硬度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
③石墨烯的出现,有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手机充电可以“秒充”,手机屏幕可以轻易弯曲甚至折叠,汽车可以使用石墨烯导静电轮胎,避免摩擦起电发生爆燃……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到节能环保,利用石墨烯的特性,很多领域很可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④用石墨烯替代硅,可以提高电子芯片的性能。由石墨烯制作的器件,理论上频率可以达到硅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可以在雷达上应用,大幅提高雷达的分辨率。石墨烯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应用领域是电能的储存。在天津电源研究所,这里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最先进电容器的研究。电容器与电池一样,都能用来储存电能。它的优势在于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充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几万次。但它存储的电量不如电池多,还无法通过存储足够多的电能在生活里派上大用场。通过对石墨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科研人员正在让电容器的储电能力一步一步向电池靠拢,而同时它拥有的超快充电速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未来,当充电设施越来越完善时,电动汽车使用石墨烯电池,可能花两三分钟就可以把电充满。
⑤当然,石墨烯的神器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时,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不少挑战,真正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余建斌 李晓辉 吴杰,本文有改动)
【小题1】(小题1)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小题2】(小题2)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3】(小题3)第②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小题4】(小题4)第④段从哪些方面对石墨烯的应用作了展望?
9.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小题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文章①-③段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题3】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小题4】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小题5】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4.综合性学习(共1题)

10.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一年岁末,一秀才看到几枝白色梅花,在漫天飞雪中,傲然绽放,触景生情,吟出一句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吟毕,秀才怎么也对不出下联,第二年暮春的一天,秀才到村边散步,看到几株柳树在春风吹拂下翩然舞动,一时灵感飞动,马上对出了下联:

5.作文(共1题)

11.
作文
古往今来,文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美景:早莺新燕的蓬勃生机,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肥胖父亲的蹒跚背影,福楼拜家的欢声笑语;镰刀头羊的坚定步伐,愚公移山的刚毅执着;桃花源里的怡然自乐,大同社会的诚信和睦......
那么,在现实生活里,你眼里、心中的美景又是怎样的呢?请以“美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写你最熟悉的内容,立意健康,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做到“言由心生”。
(2)不可套作或抄袭,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3)字迹清晰工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