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
(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是怎样的?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请你谈谈认识。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
(2)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是怎样的?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严重失误”,它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请你谈谈认识。
2.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春天的故事》
(1)这位老人是谁?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什么决策?
(2)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3)为什么说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4)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春天的故事》
(1)这位老人是谁?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了什么决策?
(2)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3)为什么说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4)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坚持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4)、材料三强调中国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回答:1955年~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还贷款给中国三亿美元。
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摘自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材料四:(如下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请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3)、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新中国的领导人坚持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什么成果?
(4)、材料三强调中国将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回答:1955年~1970年中国在联合国获得的支持率呈现怎样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中国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
材料:有一位国家领导人说:“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请回答:
(1)从材料上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各举一例史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变化。
(3)我国有哪些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请回答:
(1)从材料上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各举一例史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变化。
(3)我国有哪些社会保障体系制度?
2.列举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17题)
6.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⑤ |
9.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14.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与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③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④两岸隔绝对峙状态难以打破
①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③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④两岸隔绝对峙状态难以打破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