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重庆市荣昌县盘龙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4/2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2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哪一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人民政府制订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这个计划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多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3)、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简答题(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

3.判断题(共1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判断: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展迟滞不前甚至有严重倒退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控制一个具有7亿消费群的国家经济,导致人民对现有生活的状况日渐不满。1978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开始推行由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
——摘自《维基百科》
材料二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苏联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突破口”选对了……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中的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从1970年起,中国开始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
(2)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从l980年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  )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到计划经济上来。    (  )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  )
(5)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突破口”选对了。    (  )

4.选择题(共25题)

6.
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这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B.肃清了反革命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消灭了地主阶级
7.
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的标志是:
A.西藏和平解放B.解放军攻占南京
C.开国大典D.土地改革
8.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小男孩将家里皮箱上的铁扣拿下来交给街道办事处,这件事情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B.抗美援朝C.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全民大办钢铁
9.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这距离新中国的成立有多少周年?
A.50B.60C.61D.100
10.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钠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紫色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11.
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原因是:(   )
A.***对形势错误判断B.党内存在资产阶级司令部
C.林彪反革命集团夺取了中央领导权D.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
12.
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
C.二月逆流D.五四运动
13.
小李的父亲在读中学时,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参加了红卫兵,这样的事发生在:
A.建国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四五运动时
14.
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   )
A.刘少奇B.林彪C.周总理D.邓小平
15.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6.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7.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8.
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带----内地
C.沿海对外开放带——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带----经济特区
19.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深圳B.珠海C.上海浦东新区D.海南岛
20.
1978年我国农村搞包产到户首先发生在:
A.安徽凤阳B.河南兰考C.广东深圳D.福建厦门
21.
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哪个领导人提出来的
A.***B.邓小平
C.江泽民D.***
22.
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   )
A.马列主义B.***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23.
中共“十三大”确定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我国现在正处于:
A.第一步B.第二步C.第三步D.三步都已走完
24.西北地区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25.西北地区是典型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26.
我国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①有法可依、②有法必依、③执法必严、④违法必究:    
A.①②B.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7.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28.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②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29.
下列人物,属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时代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
C.邓稼先D.王洪文
30.

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l7.39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