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3题)

1.
图一和图二中两个柱状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
请回答: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这一变化的原因。
2.
“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请列举建国后中国不同阶段的外交活动。(每一时期最少列举出两个)
3.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材料二: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2.选择题(共15题)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确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首都、代国歌、国旗、国徽
5.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事件是
A.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7.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
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12.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3.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急于同中国改善关系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B.中国采取不再敌视美国的政策
C.美国在华有重大利益
D.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日趋冷淡
14.
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土地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D.生产改革
15.
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 )
A. *** B. 邓小平 C. 刘少奇 D. 周恩来
16.
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邓稼先
B.杨振宁
C.侯德榜
D.华罗庚
17.
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8.
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3.填空题(共1题)

19.
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_______年,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大规模的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从此土地由____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
(2)__________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从此土地制度由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7)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