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逝世。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城市开始。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邱少云。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3)全国土地改革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逝世。
错误: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5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采取了哪项措施?
(3)练习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采取了哪项措施?
(3)练习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材料二 尽管这几年农村地区加速发展,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匀。不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大批农民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材料三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1956–1966年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发生过哪两个失误?
(2)阅读材料二,归纳概括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针对材料二中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改善建议。
材料一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材料二 尽管这几年农村地区加速发展,但和城市相比还是大为滞后,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城乡之间分布很不均匀。不少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法制观念淡薄,大批农民在外打工,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
材料三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1956–1966年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发生过哪两个失误?
(2)阅读材料二,归纳概括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3)材料三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针对材料二中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改善建议。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发展了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大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发展了什么?
材料二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大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5.
如图,2008年我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18个农民摁手印群雕 图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图二:大包干纪念馆 图四:上海浦东开发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2)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三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
(3)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图一:18个农民摁手印群雕 图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图二:大包干纪念馆 图四:上海浦东开发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图二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
(2)除了图三中提到的“深圳特区”外,还有哪三个地区被设为经济特区?
(3)我国现在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党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证;回答下列与党史有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
(3)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简要概括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
(3)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内容是什么?简要概括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4)邓小平同志是哪一年逝世的?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选择题- (共19题)
7.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认为以下哪个选项符合这个观点( )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 B.抗日战争胜利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新中国的成立 |
8.
假如你是一名新闻记者,穿越时空,回到下图所反映的年代,请为这幅图片选一个合适的新闻主题( )


A.解放西藏,和平统一 | B.土地改革,大快人心 |
C.公私合营,席卷全国 | D.改革开放,春雷响起 |
9.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在某次战斗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是
A.黄继光 | B.董存瑞 |
C.邱少云 | D.雷锋 |
10.
小明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5年3月3日在北京开幕。”然后他想到历史课上学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但是他已经忘记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那你能告诉他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吗( )
A.1949年9月 | B.1949年10月 |
C.1954年9月 | D.1956年9月 |
12.
从1948年到1956年底,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经过了( )
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土地公有制
①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③土地公有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②① |
16.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创新,只有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发展中“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的泛滥开来,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⑤调整巩固 ⑥力争上游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浮夸风 ④“共产”风 ⑤调整巩固 ⑥力争上游
A.②④⑤⑥ | B.①③⑥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⑤⑥ |
23.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
C.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
D.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
4.单选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