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指谁?哪一次会议的召开给中国带来了“春天”?它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描绘的是哪位伟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是指谁?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哪次会议?歌词中的“旗帜”指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中,你有什么感受?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指谁?哪一次会议的召开给中国带来了“春天”?它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描绘的是哪位伟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是指谁?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哪次会议?歌词中的“旗帜”指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中,你有什么感受?
2.
下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依次写出图中人物的名字。
(2)他们身上体现出哪些高尚的精神品质?
(3)从他们身上获得的精神力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1)请依次写出图中人物的名字。
(2)他们身上体现出哪些高尚的精神品质?
(3)从他们身上获得的精神力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3.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请结合图示信息,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工业起步——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伟大转折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中必须包含反映上述探索过程的史实各一例,并谈谈你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3)表述成文,史实准确,字数不少于60字。
工业起步——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伟大转折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中必须包含反映上述探索过程的史实各一例,并谈谈你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3)表述成文,史实准确,字数不少于60字。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拥护这个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拥护这个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列举题- (共4题)
6.
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信息。
(1)全国大陆基本统一——
(2)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5)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1)全国大陆基本统一——
(2)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5)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3.选择题- (共13题)
11.
“父亲带回一个全家兴奋不已的消息,我们从地主家分得了四亩水田、一些农具和两间房屋……”。这段回忆记录的事件是 ( )
A.成立了新中国 | B.进行了土地改革 |
C.加入了人民公社 |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3.
在复习课上,小华问小刚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小刚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B.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 | D.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15.
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修改和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中共八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