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南省凤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问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指谁?哪一次会议的召开给中国带来了“春天”?它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描绘的是哪位伟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是指谁?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哪次会议?歌词中的“旗帜”指什么?
(4)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中,你有什么感受?
2.
下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依次写出图中人物的名字。
(2)他们身上体现出哪些高尚的精神品质?
(3)从他们身上获得的精神力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3.
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请结合图示信息,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工业起步——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伟大转折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中必须包含反映上述探索过程的史实各一例,并谈谈你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3)表述成文,史实准确,字数不少于60字。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拥护这个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列举题(共4题)

5.
列举建国初期为巩固新中国而进行的两项重大斗争。
6.
请写出与下列内容相对应的信息。
(1)全国大陆基本统一——
(2)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5)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7.
举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三个重大成就。
(1)
(2)
(3)
8.
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成就。

3.选择题(共13题)

9.
下图反映的是六十多年前让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这一时刻是 (    )
A.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B.政协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庆祝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10.
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   (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1.
“父亲带回一个全家兴奋不已的消息,我们从地主家分得了四亩水田、一些农具和两间房屋……”。这段回忆记录的事件是    (    )
A.成立了新中国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 )上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3.
在复习课上,小华问小刚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小刚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D.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
你认为我们历史课本中所指的“最可爱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   )
A.黄继光B.邱少云C.毛岸英D.雷锋
15.
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修改和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共八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十一届三中全会
16.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它走的道路是 (    )
A.移资海外B.公私合营C.股票上市D.独立经营
17.
我国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发展 (    )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交通运输业
18.
不同时代的口号可以解读历史。如下图中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
A.建国初期,经济发展B.土地改革,国家稳定
C.飞速跃进,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19.
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
A.厦门B.深圳C.珠海D.汕头
2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是 (   )
A.经济建设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21.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列举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