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6

1.综合题(共3题)

1.
材料一:2014年初国家铁道部宣布,今年青藏铁路线上最大控制性工程关角隧道即将打通,青藏线将提速。这些项目完成后,青藏铁路线将正式步入高铁时代。 
材料二:“五十六个星球,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请回答: 
(1)为密切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先后建立了哪些入藏公路?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哪些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2.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华民族和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梦一直在努力着,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后相关要求。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哪个?
香港于 日回归祖国;
澳门于 日回归祖国。
(2)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二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
——《海峡两岸歌》
(3)材料二表明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4)请举出两例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史实。
3.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小明在编写一期关于“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总结材料,请你参与。
【意识形态的对峙】
材料一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倡导了“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
(1)材料一中的“外交概念”指什么?
【柳暗花明的盛况】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万紫千红的春天】
材料三 一场中美之间的最终“热战”不仅后果会令双方都无力承担,而且有损两国各自的利益。一项明智的美中政策将证明是惠及全球的。
——《健康的中美关系必须排在全球议程首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进入21世纪后中国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的事例。(任举两例)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发展中美两国关系?

2.判断题(共1题)

4.
(1)“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 )
改正:
(2)我国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在于主权归属不同。( )
改正:
(3)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
改正:
(4)中央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民族团结。( )
改正:

3.选择题(共10题)

5.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D.中华民国成立
6.“在合作中需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困难时,需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这说明良好的合作要做到(  )
7.
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期水稻产量的数据柱状图,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8.
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至70年代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B. ②时期取得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果
C. ④时期取得的成果是“两弹一星”
9.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10.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丰硕成果,下列因果关系搭配正是( )
A.一国两制——建立深圳经济特区B.863计划——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科技强军——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11.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
A.抗日战争胜利B.西藏和平解放C.“一国两制”提出D.香港、澳门回归
12.
3月23日-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盛大举行。来自全球的政府首脑和社会各界政商精英们共同出席了开幕大会、各分论坛及相关活动。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把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下列国际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  )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抗美援朝的胜利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4.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变化

4.填空题(共3题)

15.
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有标志性的事件。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____________
(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
(3)伟大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请完成下列空白。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
(2)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3)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迈入了核大国行列。____________
(4)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方针,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____________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写出制度创新的名称。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邓小平________的构想,在港澳回归问题上得以成功实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