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何时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为此事做出贡献的首席代表是谁?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两例。你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上述三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影响?

(1)图一反映的是何时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为此事做出贡献的首席代表是谁?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两例。你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上述三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一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一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请列举一例,并说明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品质?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失误中有成就,其中哪一油田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请列举一例,并说明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品质?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失误中有成就,其中哪一油田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2.选择题- (共22题)
4.
八年级五班同学正在搜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在做什么主题的史料整理( )
A.开国大典 | B.政权巩固 | C.曲折探索 | D.历史巨变 |
6.
八年级五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课本剧《黄继光》,下列情节属于必不可少的是( )
A.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 B.跳入河中,挽救落水朝鲜儿童 |
C.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 | D.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的碉堡 |
8.
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C.没收地主全部土地,只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
D.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
11.
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
B.新中国的成立 |
C.土地改革的完成 |
D.抗美援朝的胜利 |
1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 | 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15.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开花》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政治人民协商会议 | B.中共八大 | C.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 | D.中共七大 |
18.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大跃进”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9.
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有如下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当时经历是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土地改革运动 |
22.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下面这两幅夸张的宣传画体现出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B.“三大改造”高速运行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
2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