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一中双语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自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7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6/21

1.综合题(共3题)

1.
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何时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为此事做出贡献的首席代表是谁?此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2)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事件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请列举两例。你从这些英雄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上述三个历史事件有什么共同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一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该文献的性质是怎样的?
(4)“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其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请列举一例,并说明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品质?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失误中有成就,其中哪一油田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的是谁?

2.选择题(共22题)

4.
八年级五班同学正在搜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在做什么主题的史料整理(   )
A.开国大典B.政权巩固 C.曲折探索D.历史巨变
5.
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西藏和平解放B.西藏自治区建立
C.新中国成立D.抗日战争胜利
6.
八年级五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课本剧《黄继光》,下列情节属于必不可少的是(    )
A.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B.跳入河中,挽救落水朝鲜儿童
C.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D.托起炸药包,炸毁敌人的碉堡
7.
“危难时刻,他受命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该句中的“他”是(  )
A.林彪B.贺龙C.彭德怀D.朱德
8.
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没收地主全部土地,只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D.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9.
一首歌中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
10.
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1.
下表为白城县岭下、胜利、建政三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2.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纷纷发表评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此评论的主要含义是
A.国内反动势力被彻底清除B.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C.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3.
新中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4.
经过全国人民的奋斗,“一五”期间许多梦想成为现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的是(    )
A.南京长江大桥B.武汉长江大桥C.重庆长江大桥D.钱塘江大桥
15.
《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开花》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政治人民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D.中共七大
16.
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B.袁隆平C.王进喜D.雷锋
17.
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8.
某地一大宅院门的灰墙上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幅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
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
19.
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有如下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当时经历是
A.“大跃进”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土地改革运动
20.
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
A.大庆油田的建成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C.长春一汽建成投产D.沈阳第一机床厂投产
21.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大跃进”运动
22.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代的风貌。下面这两幅夸张的宣传画体现出的时代背景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B.“三大改造”高速运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3.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B.1952年
C.1954年D.1984年
2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5.
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