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这两次运动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这两次运动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简要说明这一经济体制实施所产生的影响。
2.
2011年是改革开放33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有哪些伟大的意义?
展览二:领袖风采
(2)“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思想? 它们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展览三:城市改革
(3)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有哪些伟大的意义?
展览二:领袖风采
(2)“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他在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思想? 它们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展览三:城市改革
(3)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四个经济特区城市。
2.选择题- (共14题)
3.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
A.开国大典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D.西藏和平解放 |
5.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制定这一法律文件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四大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等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此时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先进人物是 ( )
A.王进喜 | B.雷锋 | C.焦裕禄 | D.邓稼先 |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选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
①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冤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冤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0.
对外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11.
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会议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选项不是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坚持改革开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