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农业经济政策变化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52年底,全国近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开展的什么运动?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献?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事件?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
(4)材料四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变化”指的是实施什么经济体制?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农业经济政策变化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带给我们怎样的历史启迪?
2.
2017年是改革开放39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字母序号为( )的图片?他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那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展览三:城市改革
(3)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字母序号为( )的图片?他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什么理论?该理论在那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展览三:城市改革
(3)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什么?
展览四:开放窗口
(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城市。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选择题- (共22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5.
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 )
A.开国大典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D.西藏和平解放 |
9.
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
11.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组好比石板桥,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与人民公社同一时期的是( )
A.土地改革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公私合营 | D.“大跃进”运动 |
12.
1976年发生的“四五运动”( )
①是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
②奠定了“四人帮”覆灭的群众基础 ③粉碎了“四人帮” ④ 是一场反革命运动
①是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运动
②奠定了“四人帮”覆灭的群众基础 ③粉碎了“四人帮” ④ 是一场反革命运动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13.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项目 | 中国(1950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15.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制定这一法律文件的会议是 ( )
A.中共八大 | B.中共十四大 |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6.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等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此时为我国原子能工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先进人物是 ( )
A.王进喜 | B.雷锋 | C.焦裕禄 | D.邓稼先 |
18.
对城市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 B.城市改革是从1985年开始的 |
C.1992年党的十二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 D.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下列选项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
①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冤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冤案 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21.
对外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22.
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会议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选项不是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D.坚持改革开放 |
23.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再次强调了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那么,在两岸问题上双方最早就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一致的是( )
A.海基会成立 | B.海协会成立 | C.九二共识 | D.江泽民八项主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