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①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当时西藏政府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谁?
②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要意义?
③一五计划期间,哪三条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④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
⑤当今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党中央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材料一

材料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28元 |
①材料一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发生的哪些大事?
②材料一中图一事件的完成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③材料二中小岗村的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对当前农村的经济建设你有何好的建议?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材料二:“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①材料一中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分别是谁?
②材料二中“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这个“春天”的到来与中共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
③“崛起的座座城”中最具代表性是哪座城?
④“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写下的诗篇”指的是什么?它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①图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示意图,请写出方框内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名称?
②图二是我国设立的经济开发区,它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它是?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有何特点?

①上图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②在历史上,这两个地方分别遭到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侵占。
③改革开放后,在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_”构想指导下,这两个地方分别于_____年和____年回归祖国。
2.判断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24题)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④③ |
A.中华民国成立 |
B.新中国的成立 |
C.抗美援朝的胜利 |
D.一五计划完成 |
A.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
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
C.四五运动 |
D.粉碎四人帮 |
A.农业 | B.重工业 | C.轻工业 | D.商业 |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
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 结论 |
1.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不复燃 | 几乎无氧气放出 |
2.给试管1稍微加热 | ① | ② |
3.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 | ③ | ④ |
4.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时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⑤ | ⑥ |
5.再向试管2中加入一匙二氧化锰 | ⑦ | ⑧ |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 结论 |
1.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不复燃 | 几乎无氧气放出 |
2.给试管1稍微加热 | ① | ② |
3.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 | ③ | ④ |
4.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时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⑤ | ⑥ |
5.再向试管2中加入一匙二氧化锰 | ⑦ | ⑧ |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分析.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的现象 | 结论 |
1.向试管1中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不复燃 | 几乎无氧气放出 |
2.给试管1稍微加热 | ① | ② |
3.向试管2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一匙二氧化锰 | ③ | ④ |
4.待试管2中无气泡冒出时再倒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 ⑤ | ⑥ |
5.再向试管2中加入一匙二氧化锰 | ⑦ | ⑧ |
A.村民选举制度 | B.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D.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
甲:香港的失陷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有关。 乙:香港的回归与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有关。
丙:香港的回归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关。丁:澳门的回归加速了香港回归的速度。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英、葡)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