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1题)
4.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3)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4)材料四的话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材料四: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3)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4)材料四的话是谁说的?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3.选择题- (共8题)
6.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三大改造 |
11.
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不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不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