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 见下图

(1)根据材料二的发展曲线,分析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并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国际新形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2)材料二中第七件大事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对新变化】
材料三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每37卷)
材料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92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强国党领导】
(4)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迈入新时代】
材料一 见下图

(1)根据材料二的发展曲线,分析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因,并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国际新形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第二件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三件 |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第四件 |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五件 |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 第六件 |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第七件 |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 第八件 |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第九件 |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 第十件 |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
(2)材料二中第七件大事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对新变化】
材料三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每37卷)
材料四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1992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何进行“变化和改革”的?
【强国党领导】
(4)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让我们回顾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什么?这一部宪法是在哪一个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的性质如何?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请你举出这一时期破坏民主与法制的一个反革命集团名称。
(3)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又取得突出成果,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成果。
(4)通过以上的探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让我们回顾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宪法是什么?这一部宪法是在哪一个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的性质如何? (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什么时期?请你举出这一时期破坏民主与法制的一个反革命集团名称。
(3)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保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又取得突出成果,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个成果。
(4)通过以上的探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什么认识。
3.
中国和亚非***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更是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非关系在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4)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赔本赚吆喝”,没什么作用。请你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一项外交成就反驳这种说法。
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更是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非关系在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4)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赔本赚吆喝”,没什么作用。请你用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一项外交成就反驳这种说法。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 :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
材料一 : 实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材料二: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三 : 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1)材料一是日本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成效如何?改革体现了日本怎样的特点?
(2)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中起纽带作用的是哪种宗教?试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史实。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材料所反映的国家的发展,说说你有什么启发。
2.选择题- (共24题)
5.
时常听说校园中存在违纪现象,个别同学甚至将随意旷课、损毁公物、打架斗殴视为本事、个性,比比革命先烈,真是令人羞愧。抗美援朝战争中曾经有一位视纪律重于生命的英雄人物,他面对烈焰包围,但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他是( )
A.董存瑞 | B.刘胡兰 | C.邱少云 | D.黄继光 |
6.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 B.西藏和平解放 |
C.抗美援朝胜利 | D.土地改革完成 |
11.
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词语,如当前流行的“正能量”、“微信”、“范儿”等等。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判断一下,下列不属于1953~1956年的流行词汇是( )
A.生产合作社 | B.公私合营 |
C.集体化 | D.大包干 |
12.
观察下图,该报刊宣传某人民公社花生亩产13241斤、一棵白菜250公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份报纸应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 B.抗美援朝时期 |
C.三大改造时期 | D.“大跃进”时期 |
15.
1979年7月,邓小平在听取广东省委负责人关于开办出口加工区的建议时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建立经济特区需要杀许多人 |
B.建立经济特区面临重重困难 |
C.建立经济特区定会一帆风顺 |
D.建立经济特区一定会赚钱 |
19.
如下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 )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D.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 |
20.
“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
B.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
C.导弹、氢弹、北斗导航卫星 |
D.导弹、氢弹、北斗导航卫星 |
21.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
C.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 D.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 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C.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 D.“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 |
25.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对这句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 |
B.自由城市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国家的统一 |
C.城市是世俗文化的摇篮 |
D.城市的发展,使基督教文明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