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综合题(共3题)

1.
(14分)回眸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先后作出过重大调整,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广大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图2 早稻亩产3万斤的报道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 20世纪70年代末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1978年至1984年,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70亿千克,棉花1300万担。这一期间,人均占有粮食从319千克增加到400千克,人均占有棉花从2.2千克增加到5.9千克,……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也随之被逐步取消。
——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哪一运动?该运动有何历史作用?
(2)材料一中图2的报道是否真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3)材料二反映了农村发生的哪一次变革?请举出率先进行这一变革的典型。
(4)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巨大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进程中,有四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中华民族的腾飞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材料三:在国家确定的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城市中,上海是“龙头”,重庆是“龙尾”。10多年来,国家以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为龙头,辐射和带动了重庆以及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腾飞。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四个里程碑
时间
事件
影 响
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001年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2008年
 
标志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2010
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
为我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我国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繁荣和进步。
 
(2)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图1、图2所示地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
(1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2017年1月10日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目前,西藏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迈入新阶段;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有了新提升;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实现新突破;西藏社会大局进入持续和谐稳定新阶段。
材料三: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选摘自《人民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问题?今天我国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取得成就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喜事”指的是哪两件大事?你认为“两花”盛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4.
“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的历史,掌控自己的命运开始于(   )
A.解放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5.
实现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B.西藏地区C.青海地区D.云南地区
6.
解放(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7.
“王进喜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是艰苦创业时代的楷模。”材料中的时代是指(   )
A.抗美援朝时期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8.
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什么时期形成的(   )
A.解放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
10.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1.
下面是中央直属企业中国建材集体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概况表。该企业这一时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B.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提高
C.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开展
D.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2.
“这一年(1992年)对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无疑地是具有发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有效作用。”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3.
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主要因为(   )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伟大构想
C.在全国开展平反冤假错案工作D.解决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4.
“吃饭要交粮票,穿衣需要布票,买辆自行车得有工业券”, 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老百姓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票证”时代结束的主要原因是(  )
A.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D.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
15.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B.厦门C.珠海D.海南
16.
文革后,首先在思想界开展了 (    )
A.关于改革开放问题的讨论B.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讨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关于市场经济问题的讨论
17.
邓小平在1977年说,“要用外国的条件,来培养我们的科研人员,以后可以根据他们的接纳能力,再多派人去”。“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邓小平的讲话(   )
A.推动了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B.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C.体现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D.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最主要是指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9.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20.
2014年澳门生产总值超过600亿美元,人均9万美元,居世界第21位,为世界高收入地区行列。2014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澳门居亚太地区第7位、全球第29位。这充分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D.保持了澳门地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1.
截止到2016年4月,中国已向20余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和民事官员以及工程兵部队。这充分说明(    )
A.中国实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B.中国海军战斗力空前增强
C.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D.中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义务
22.
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主题。下面宣传画内容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B.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C.教育为工农兵服务
D.科教兴国
23.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A.扫盲阶段B.小学六年级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级教育D.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教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