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判断题(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且充满艰辛的探索。下面是关于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叙述。根据所学知识对于下列观点作出判断。
(1)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2)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严重失误,几乎没取得任何显著成果。 (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

2.综合题(共3题)

2.
材料作文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请以《时代的“强音”》为题,写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四个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出各自的影响(一点即可)。同时谈谈这些“强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哪一经济发展计划?这一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哪一行业?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愿望是什么?邓小平的这次南方视察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两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是我党的哪一伟大决策的结果?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材料一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现了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具体政策?该政策最早是在哪里进行尝试的?该政策推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写出一个与深圳同时起步的经济特区1例。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体制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

3.选择题(共21题)

5.
方方的伯伯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到今年国庆节他的年龄应该是 (   )
A.53岁B.54岁C.58岁D.68岁
6.
坐落在辽宁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座名人的雕像,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位是   (   )
A.林彪B.刘伯承C.彭德怀D.邓小平
7.
几千年来,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是在(   )
A.1912年B.1945年C.1949年D.1952年
8.
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中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
A.*** 周恩来B.*** 邓小平
C.周恩来 江泽民D.*** 江泽民
9.
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激烈的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0.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
A.公私合营B.合作社C.赎买政策D.合资制度
11.
“深耕两尺,密植十万,积肥万担,亩产万斤”这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哪一时期    (   )
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
12.
20世纪60年代,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   )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
13.
中国结束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是得益于哪一油田的建成? (   )
A.大港油田B.玉门油田C.大庆油田D.塔里木油田
14.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
它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这个城市应该是(  )
A.珠海B.汕头C.厦门D.深圳
16.
1993年“汪辜会谈”在哪里进行? (   )
A.万隆B.新加坡C.巴黎D.纽约
17.
哪一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   )
A.25届B.26届C.27届D.28届
1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具体有   (   )
①中美关系改善 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的城市是    (    )
A.上海B.北京C.南京D.广州
20.
我国能够成功实现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我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C.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心愿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所接受
21.
小红上网查找“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应该是(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
C.少数民族地区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22.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3.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4.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25.
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001年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     (   )
A.焦裕禄B.王进喜C.袁隆平D.孔繁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