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长期且充满艰辛的探索。下面是关于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叙述。根据所学知识对于下列观点作出判断。
(1)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2)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严重失误,几乎没取得任何显著成果。 (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
(1)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
(2)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3)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严重失误,几乎没取得任何显著成果。 (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困难,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
2.综合题- (共3题)
2.
材料作文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请以《时代的“强音”》为题,写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四个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出各自的影响(一点即可)。同时谈谈这些“强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流动的声音档案,难忘的中国之声。以下是1949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发出的震撼世界的声音。

请以《时代的“强音”》为题,写出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四个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出各自的影响(一点即可)。同时谈谈这些“强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不少于100字。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哪一经济发展计划?这一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哪一行业?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愿望是什么?邓小平的这次南方视察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两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
材料一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 :(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状况,我国政府编制了哪一经济发展计划?这一计划重点发展的是哪一行业?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愿望是什么?邓小平的这次南方视察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
(3)两则材料给了你什么启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是我党的哪一伟大决策的结果?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材料一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现了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具体政策?该政策最早是在哪里进行尝试的?该政策推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写出一个与深圳同时起步的经济特区1例。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体制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
材料一:(1978年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二: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均摘自《中国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情况是我党的哪一伟大决策的结果?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材料一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现了我党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具体政策?该政策最早是在哪里进行尝试的?该政策推行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写出一个与深圳同时起步的经济特区1例。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哪一体制加快了国企改革的步伐。
3.选择题- (共21题)
8.
歌曲《走进新时代》的歌词中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
A.*** 周恩来 | B.*** 邓小平 |
C.周恩来 江泽民 | D.*** 江泽民 |
9.
1954年9月的一天,人民大会堂里气氛热烈,人民代表正在就即将颁布的宪法草案进行激烈的讨论,你认为这应该是哪次会议中的一幕 (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共八大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14.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三大改造时期 |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1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具体有 ( )
①中美关系改善 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①中美关系改善 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4.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
B.民族区域自治 |
C.改革开放 |
D.四项基本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