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山东德州庆云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8/1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    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1分)
(2)这两次会议分别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5分)
(3)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哪一问题的高度重视?(2分)
2.
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1)结合材料一你认为:“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说明理由?
(2)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9分)
(3)你认为现在影响我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3分)

2.简答题(共1题)

3.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末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还有哪些失误?(12分)

3.选择题(共24题)

4.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5.
1951年,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的西藏代表团首席代表是(  )
A.十世班禅B.达赖喇嘛
C.阿沛·阿汪晋美D.九世班禅
6.
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周恩来B.朱德
C.刘少奇D.***
7.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粉碎四人帮D.邓小平复出
8.
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急于求成
④苏联撕毁合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   )
A.工矿业B.农业
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10.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A. 公私合营 B. 和平赎买 C. 强制没收 D. 全部购买
11.
《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    )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D.1962年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   )
A. 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 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
C. 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
D.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3.
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是( )
A.安徽阜阳县B.安徽凤阳县
C.安徽六安县 D.安徽巢湖
14.
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 )
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
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
A.地主减租
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走合作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 )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思想
18.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9.
APEC是指在中国举行的()
A. 世界贸易组织大会 B.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亚运会 D. 世界妇女大会
20.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  )
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
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
21.
西藏今天已成为我国的
A.商品粮基地B.五大牧区之一
C.第二橡胶基地 D.盛产葡萄的基地
22.
中共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
A.反对民族分裂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民族团结互助
23.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
A. 基本生活保障 B. 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
C. 医疗保险制度 D. 社会保障体系
24.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
A.电视B.电话
C.计算机网络D.自动化技术
25.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
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
26.
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    (    )
A.排球B.射击C.乒乓球D.举重
27.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邓稼先B.钱学森
C.杨振宁D.袁隆平

4.填空题(共5题)

28.
1971年党中央粉碎了________,1976年又粉碎了________。
29.
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_,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广东__________。
30.
“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制度,港澳台实行______制度。
31.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_________海军建立,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     部队。
32.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往返成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