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看电视学历史:20世纪40年代中原地区适逢战乱灾荒,大量河南人迁至陕西扎根,电视剧《叶落长安》根据这段历史,讲述了河南人郝玉兰一家三代以及西安小东门锦华巷街道的河南乡亲们相濡以沫,共同渡过的50年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中国的这段历史。

第3集 玉兰心里有事不明白,就让儿子替自己写信问毛主席:“敬爱的毛主席:您老人家人体好吗?这都是新社会了,劳动人民吃香了,这人跟人都平等了……旧社会不拿俺当人看,新社会,俺觉着俺是主人了……”
请回答:
(1)信中的“新社会”到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信中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新社会”的到来有何历史意义?
第4集 1954年春,锦华巷街道召开一次妇女大会,玉兰控诉白丈夫老四对自 己实施家庭暴力,普通百姓心中开始有了法的概念。

请回答:
(2)请仔细观察剧照,以玉兰为代表的普通妇女第一次接触到的是哪一部法律?这一年(1954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这项成就的历史地位。
第6集 玉兰的大女儿莲花想非常去学,玉兰让她在家照看弟弟,就是不让她上学。

请回答:
(3)如果今天你的父母不让孩子去上学,你会使用什么样的法律武器为自己争取上学的权利?
第7集 玉兰把自家的锅拿去炼铁;老大爷在自家的院里也为祖国的大炼钢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请回答:
(4)这一集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运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第17集 一伙“红卫兵”在革命的名义下,干着打砸抢的无耻勾当

请回答:
(5)“红卫兵”是在哪一运动中出现的组织?这运动给中国带来什么恶果?
第27集 玉兰在农村的儿媳妇翠花数落丈夫白东京,不好好干活,满肚子委屈。

请回答:
(6)请仔细观察剧照,当时农民为什么感到越过越有劲?
第40集 2002年玉兰他们居住了50年的锦华巷被拆迁了,他们都恋恋不舍。

请回答:
(7)今天的你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到处都有大规模的拆迁,对于拆迁,你想说点什么?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 ||||
国别 | 时间 | 领导者 | 革命对象(推翻了) | 法律文件 |
英国 | 1640年至1688年 | 克伦威尔 | (1) | 《权利法案》 |
法国 | (2) 年 至1794年 | 罗伯斯庇尔 | 波旁王朝的统治(或者封建专制统治) | (3) |
美国 | 1775年至1783年 | (4) | (5) | (6) |
2.选择题- (共22题)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 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A.旧时代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 B.筹建新中国的是1949年9月的政协会议 |
C.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 D.人民解放军经过激烈的战斗解放了西藏 |
A.实现工业化,把我国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A.走进了城市,成为了城市居民 |
B.分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
C.失去了刚刚到手没几年的土地所有权 |
D.收入大为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
A.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垄断地位 | B.裁减大批员工,增加企业效率 |
C.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D.引进外资,走向国际市场 |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一次成功的试验现场发的贺电,这次成功的试验是指
A.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C.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D.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
A.![]() | B.![]() | C.![]() | D.![]() |
在北京的打工妹石芳丽骑电动车经过一个路口时,将76岁老人韩健撞倒。石芳丽立即送老人就医,并辞去工作,专心陪护老人。最终,老人不仅放弃了追责和索赔,还让其家人帮助石芳丽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要( )
①热爱生活,自尊自爱 ②坚持正义,敢于负责
③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④平等待人,学会分享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