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于9月21日至30日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国都定于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纪年采用公元……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中国政府网
材料二 见下图:

(1)结合课本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
巨大变化?
(3)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怎样的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美
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政府网
材料二 见下图:

(1)结合课本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
巨大变化?
(3)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行怎样的政策? 20世纪70年代,中美
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966年夏,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接着,***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逐渐勾结起来,结成“四人帮”,进行篡党谋权的阴谋活动。
(1)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这场运动中存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3)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4)这场运动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1966年夏,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接着,***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逐渐勾结起来,结成“四人帮”,进行篡党谋权的阴谋活动。
(1)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这场运动中存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3)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4)这场运动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4.
读图,回答问题:


图二:五星红旗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方针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图二、图三,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
(3)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图二:五星红旗首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1)图一中,周恩来代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方针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图二、图三,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
(3)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5.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于2017年3月在北京举行。追忆历史,下面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 |
B.通过了《共同纲领》 |
C.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
D.采用公元纪年 |
7.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A. 对农业的改造 B. 对手工业的改造
C. 对养殖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8.
下面表格反映了 1952 年到 1956 年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 )


A.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 B.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
C.中国已经完全消灭私有制 | D.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10.
上个世纪某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大跃进”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12.
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
B.王进喜 |
C.焦裕禄 |
D.袁隆平 |
1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15.
下边是2015年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求同存异” |
C.民族区域自治 |
D.“一国两制” |
16.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17.
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下图)始于哪一事件 ( )


A.1945年,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
B.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
D.1979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8.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19.
下图为《时代》周刊介绍“尼克松的中国之行”一期的图片,关于这一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美两国关系得到改善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D.中美两国的一切矛盾解除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