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下一段文字,请你帮他将下面有三处错误的改正过来。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1949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1)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3)错误: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一 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3.
判断改错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x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小明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后,写了以下的读书笔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找出并加以改正。
1948年10月1日,首都3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刘少奇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0月1日成为我国的国庆纪念日。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感召下,1951年10月,x疆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1)错误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3.简答题- (共2题)
4.选择题- (共23题)
6.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 B.都主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C.都使我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 D.都纠正了我党在前一段时期错误的方针政策 |
15.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创作了一首“稻谷赶黄豆,黄豆象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民歌,你认为这首民歌创作的时代是:
A.“一五”计划时期 | B.土地改革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21.
下列高科技成就诞生的顺序( )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①“东方红1号”卫星顺利升空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③④②① | D.②④③① |
22.
2006年2月27日,台湾当局执意抛出“终统论”,再次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行径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曾经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抗战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
④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23.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24.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
C.培育出优质小麦 |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
27.
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①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②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
③都处在奴隶社会
④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简答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