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封建帝国,建立了中华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首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里有这样的歌词:“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1)材料一中发生在“1949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这首歌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3)在材料一事件发生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并写出关于经济方面巩固措施的意义。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封建帝国,建立了中华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藏族著名歌手才旦卓玛首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里有这样的歌词:“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1)材料一中发生在“1949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这首歌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3)在材料一事件发生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新生政权?并写出关于经济方面巩固措施的意义。
2.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探究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何种的改造途径?
(2)请写出三大改造的意义。
(3)材料二图片现象出现于哪一场运动中?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运动,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请写出这项运动的名称?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所示现象和上述错误?它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中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一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何种的改造途径?
(2)请写出三大改造的意义。
(3)材料二图片现象出现于哪一场运动中?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运动,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请写出这项运动的名称?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所示现象和上述错误?它导致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
历时十年的文革动乱值得我们今天反思……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材料二:


读材料,请回答:
(3)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以史为鉴,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据材料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材料二:


读材料,请回答:
(3)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4)以史为鉴,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4.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同志1955年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根据材料,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内容。
(1)材料反映了周恩来同志1955年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2)根据材料,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请写出它的具体内容。
2.选择题- (共15题)
6.
1950年我国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 B.建立了国家土地公有制 |
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D.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 |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
8.
美国陆军军方战史中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可见这场战争( )
A. 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 保障了土地改革的推行
C. 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 保障了土地改革的推行
C. 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9.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6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
10.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的票据见证了

图中写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对这几个人进行批斗大会”

图中写到“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对这几个人进行批斗大会”
A.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法制建设 |
11.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完成 |
C.“一五计划”完成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1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史实 | 结论 |
A | 土地改革 | 消灭了私有制 |
B | 三大改造 |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C | “一五”计划 |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
D | “大跃进”运动 |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A. A B. B C. C D. D
14.
1953 年 11 月 30 日,鞍山钢铁公司的数百工人被紧张和兴奋包围着,他们期待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9 时许,中国第一根钢轨诞生了。鞍山钢铁公司取得这一成就是因为(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C.总路线的提出 |
D.国有企业的改革 |
17.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8.
(2016年潍坊卷)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