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50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综合题(共3题)

1.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西藏农奴的悲惨生活,你认为导致当时农奴悲惨命运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图二人物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演唱者一一著名藏族民歌手才旦卓玛,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什么?西藏农奴彻底翻身做主人大体是在什么时候?
(3)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举一例)请列举国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至少两条)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1957年11月,社会主义大家庭在莫斯科开会。赫鲁晓夫在会上提出,要用15年时间赶上和超过美国。……12月份,刘少奇向全国宣布,中国要在15年内在钢铁和重工业方面赶上英国。
材料三1979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1990年外商投资工业产值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3%,2007年外商工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0%。外商工业企业的大规模进入明显加快了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速度。
(1)根据材料一,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举两例)
(2)材料二的决定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外商投资的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说明了什么?
3.
请根据材料及下图回答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南方有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它被划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后,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现在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经济特区是指哪里?位于我国哪个省?同期被划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几个?(两例)
(2)依据材料回答,这个经济特区是怎样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
(3)仔细观察图片,回答我国早期(1984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几个?我国经济开放区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共24题)

4.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B.刘少奇C.朱德D.周恩来
5.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
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青海
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此小华想查阅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选择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
下图人物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被誉为
A.铁人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D.“最可爱的人”
8.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
9.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0.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11.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下列史实中,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指
A.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C.“大跃进”运动兴起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2.
“兰考有民谣,盛赞好书记,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了好书记……你永远活在俺心里。”民谣中的“好书记”指的是
A.邓稼先
B.焦裕禄
C.雷锋
D.邓小平
13.
从下图所示的历史现象中,我们搞经济建设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D.应多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14.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5.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6.
文革中“二月逆流”指的是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活动B.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篡党夺权活动
C.遭诬陷的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活动D.造反派的夺权活动
17.
王小明同学对“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在网络上进行了认真的查找,其查找的正确答案是
A.没收其工具,将其转化为农民
B.把他们转化为工厂工人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把他们并入农业合作社或国营农场
18.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9.先约分,再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368 {#blank#}1{#/blank#} 3312        39 {#blank#}2{#/blank#} 416

20.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粮食卫星竟放、钢铁元帅升帐。一颗米粒一锅,一个玉米一车。高粱秆上安电线,坐着西瓜过黄河。”这些口号出现于什么时期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D.“大跃进”
2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B.江泽民C.邓小平D.华国锋
22.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思想是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两个阶级和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主要矛盾”
D.“两个凡是”
23.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的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民公社严重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朝小康道路前进
C.全国农村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等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更加认识到( )
A.经济建设和政治的关系B.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
C.社会生活中需要法律D.社会秩序要靠道德说教来维持
25.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26.
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7.国人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这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