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一、二单元 复习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5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4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如下表。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个体经济
71.8%
7.1%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材料三《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一文指出:“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中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并指出实现该变化的途径和影响。
(3)材料三指出“大跃进”运动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选择题(共11题)

3.
看下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和“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
B.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4.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 )
①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②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
③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让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高兴的是
A.新中国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五”计划完成
7.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8.
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1958年,在谈及人民公社问题时,***说:“人民公社,一曰大,二曰公;政社是合一;搞公共食堂,自留地取消,鸡鸭及房前屋后的小树还是自己的,这些到将来也不存在……人民公社有共产主义的萌芽,产品十分丰富,粮食、棉花、油料都实行共产。”这表明***推行人民公社
A.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刮“共产”风
D.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10.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1.
莫言小说《蛙》描写道:“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得到极大提高
C.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2.
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 国际主义
B. 无私奉献
C. 救亡图存
D. 居安思危
13.
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哪项措施,使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
A.土地改革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大跃进”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