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选择题(共49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
2015年10月1日,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她已经成立(  )
A.56周年B.61周年C.66周年D.71周年
3.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4.
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
A.天津B.西藏C.新疆D.湖南
5.
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六十多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7.
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大跃进”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土地改革的完成D.人民公社化运动
8.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B.毛岸英C.邱少云D.罗盛教
9.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0.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
11.
如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O
4
0
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鹤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王进喜、黄继光     B. 黄继光、董存瑞
C. 黄继光、邱少云     D. 邱少云、董存瑞
14.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
15.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6.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7.

—What shall we do tomorrow?

—Tomorrow we will go on a trip to Guangzhou.

18.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其主要表现在(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D.建立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19.
《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同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北伐战争
20.重量为500N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工人站在地面上向下拉动绳子,使重400N的物体10s内匀速上升1m.已知动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21.
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

如果|a+2|+(b﹣1)2=0,那么a+b的值是(  )

2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东北大会第一次会议
24.
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后?(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6.
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
A.“九一三”事件B.***逝世
C.“四五”运动D.“四人帮”被粉碎
27.
如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8.
“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
29.
(题文)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30.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1.
下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思想解放、对外开放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3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3.
下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4.
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5.
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大跃进”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36.
如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7.
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 武汉     B. 沈阳 C. 长春 D. 鞍山
38.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集中力量(   )
A.发展重工业.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39.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40.
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
20世纪60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貌开始改变,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
A.孔繁森B.焦裕禄C.雷锋D.王进喜
43.
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刑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4.
右图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础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45.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46.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47.
2009年9月,邓稼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炮兵英才”
48.判断横线上填的数对吗?

  

49.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 新中国成立时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