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7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1)材料一中的“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政治纲领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件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材料二的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土改胜利完成后,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2.选择题(共20题)

3.
美国将军克拉克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下列内容与这句话相关的史实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南北战争
4.
如图所反映的英雄事迹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5.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的它指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6.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身份
占乡村人口比例
乡村土地的占有比例
地主与富农
不到10%
70﹣80%
贫农、雇农与中农
90%
20﹣30%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7.
从战国时期出现的地主阶级存在了两千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大措施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8.
以下哪件事不是发生在1950年土地改革以后
A.某地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
B.某地农民们开始大兴水利工程
C.某地农民昼夜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D.某地农民用粮食给地主交地租
9.
建国初期的稳定物价之战、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
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0.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站立起来,开始走向复兴应该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三大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对手工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3.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14.
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
B.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
C.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巩固新生政权——初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5.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16.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此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西藏
17.
“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的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名为《永恒》的诗,是写给谁的? (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刘胡兰
18.
某校正在开展历史专题图片展览,下列图片能选入“中国历史新纪元”板块的是
A.
B.
C.
D.
19.
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D.“包产到户”的实施
2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
22.
初三历史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时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纪念网站,其中收录的英雄人物不合适的是
A.彭德怀
B.黄继光
C.邱少云
D.雷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