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熄灭后降生,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建设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资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探究一】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资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探究三】探究感悟
(5)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什么纲领?
(2)材料二诗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请写出一名在此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
(4)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4.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材料一: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土改胜利完成后,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2.选择题- (共12题)
7.
“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叙述的文件是( )
A.《论联合政府》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C.“双十协定” | D.《中国共产党章程》 |
8.
歌剧《白毛女》(如下图)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企图霸占其女儿喜儿。喜儿不堪凌辱,逃入深山,头发变成了白色的故事。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制度的标志是( )


A.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
B.1949年《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11.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南地区解放战争的推近,贵州境内有大片少数民族区域,土司制度依旧根深蒂固,为此中央政府给广大土司控制下的“贱民”分田地,瓦解土司制度。这一行为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2.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
C.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14.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西藏的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5.
2018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下列歌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B.“学习雷锋好榜样”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