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河南灵宝市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6

1.综合题(共4题)

1.
(12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l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2分)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②标志着中国百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大创举。到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分)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4分)
项 目
内 容
思想上
确定了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
政治上
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
组织上
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答案: ①
 
(4)图4所示的是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照片。那么。南方视察的目的是( )(2分)
A.卸职后去南方休养度假
B.观参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
C.解决香港澳门等回归的问题    
D.解决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的问题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
化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
材料三:

(1)材料一是我国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 内容。这次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 )(2分)
A.归农民个人所有B.归集体所有
C.归国家所有D.归地主个人所有
(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河南/安徽)省的农民首创的。其主要内容是在(不改变/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6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1957年至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 韩家湾村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中国
增长率
2.5
2.1
2.2
3.1
5.2
9.8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4分)
图一:   图二:
(2)认真阅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2分)
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②引进外国的管理经验,
③学习外国知识 ④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处于 (稳步增长/缓慢增长/高速增长)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
(8分)请根据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深圳位于我国 省,是1980年首次确定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 ) (4分)
A、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C、 赋予特殊的外交权限 D、赋予特殊的军事权限
(2)根据图二和下列提供的内容,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使用序号,4分)。
A. 沿海开放城市    B. 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判断题(共8题)

5.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英勇牺牲。 【 】
6.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 】
7.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甚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
8.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9.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发展严重失误,但仍取得了如大庆油田等建设成就     【 】 
10.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
11.
上海浦东开发区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 】
12.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 

3.选择题(共20题)

13.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带领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A.彭徳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15.
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下图是战国形势图,图中③处指的是(    )

17.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18.
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胜利 ③土地改革完成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①③②D.③②①
19.已知三角形两边长是方程x2﹣5x+6=0的两个根,则三角形的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0.
某文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一“文献规定”最早出现应该在(    )
A.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B.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21年中国共产党纲领中D.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
21.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22.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新中国自主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诞生于
A.辽宁的沈阳B.吉林的长春 
C.黑龙江的哈尔滨D.辽宁的鞍山
23.如图,反比例函数y={#mathml#}kx{#/mathml#}(x<0)的图象经过点A(﹣2,2),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blank#}1{#/blank#}.

24.如图,反比例函数y={#mathml#}kx{#/mathml#}(x<0)的图象经过点A(﹣2,2),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blank#}1{#/blank#}.

25.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2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27.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28.在中国历史上“青铜文化”成为了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时期是指(    )
29.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30.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3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的由来直接得益于(    )
32.
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8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