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12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l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2分)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②标志着中国百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大创举。到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分)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4分)
答案: ① ②
③ ④
(4)图4所示的是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照片。那么。南方视察的目的是( )(2分)
A.卸职后去南方休养度假
B.观参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
C.解决香港澳门等回归的问题
D.解决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的问题

(1)图l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2分)
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②标志着中国百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
③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大创举。到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4分)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4分)
项 目 | 内 容 |
思想上 | 确定了解放思想、 ① 的思想路线 |
政治上 | 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 ②上来,实行 ③ 的伟大决策; |
组织上 | 形成了以 ④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③ ④
(4)图4所示的是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照片。那么。南方视察的目的是( )(2分)
A.卸职后去南方休养度假
B.观参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
C.解决香港澳门等回归的问题
D.解决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的问题
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
化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
材料三:

(1)材料一是我国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 内容。这次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 )(2分)
(2)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 (河南/安徽)省的农民首创的。其主要内容是在(不改变/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6分)
根据材料三,指出1957年至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材料二:在农村,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积极发展社会
化的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发展集体经济。
材料三:

(1)材料一是我国1950年至1952年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 内容。这次土地改革土地所有权( )(2分)
A.归农民个人所有 | B.归集体所有 |
C.归国家所有 | D.归地主个人所有 |
根据材料三,指出1957年至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 韩家湾村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分别处于什么历史时期?(4分)
图一: 图二:
(2)认真阅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2分)
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②引进外国的管理经验,
③学习外国知识 ④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处于 (稳步增长/缓慢增长/高速增长)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一

图一 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图二 韩家湾村农民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材料二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1979-1997年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
国家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日本 | 印度 | 中国 |
增长率 | 2.5 | 2.1 | 2.2 | 3.1 | 5.2 | 9.8 |
图一: 图二:
(2)认真阅读材料二,分析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2分)
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②引进外国的管理经验,
③学习外国知识 ④扩大对外交流和联系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3)从材料三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处于 (稳步增长/缓慢增长/高速增长)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
(8分)请根据以下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深圳位于我国 省,是1980年首次确定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 ) (4分)
A、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C、 赋予特殊的外交权限 D、赋予特殊的军事权限
(2)根据图二和下列提供的内容,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使用序号,4分)。
A. 沿海开放城市 B. 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1)图一的深圳位于我国 省,是1980年首次确定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特区的“特”表现在( ) (4分)
A、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B、实行特殊的政治制度
C、 赋予特殊的外交权限 D、赋予特殊的军事权限
(2)根据图二和下列提供的内容,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使用序号,4分)。
A. 沿海开放城市 B. 内地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2.判断题- (共8题)
3.选择题- (共20题)
13.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
1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带领这支斗志昂扬的军队奔赴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A.彭徳怀 |
B.朱德 |
C.叶挺 |
D.刘伯承 |
15.
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0.
某文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一“文献规定”最早出现应该在( )
A.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 | B.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21年中国共产党纲领中 | D.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 |
23.如图,反比例函数y={#mathml#}{#/mathml#}(x<0)的图象经过点A(﹣2,2),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blank#}1{#/blank#}.
24.如图,反比例函数y={#mathml#}{#/mathml#}(x<0)的图象经过点A(﹣2,2),过点A作AB⊥y轴,垂足为B,在y轴的正半轴上取一点P(0,t),过点P作直线OA的垂线l,以直线l为对称轴,点B经轴对称变换得到的点B′在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t的值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8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