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二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0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材料二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3)从材料二看党和国家实行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中概括这次改革完成的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图中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该时期的工业成就有何影响?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分析当时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目的。
材料三:(如下图)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三大改造的哪一领域?采取了怎样的改造方式?新中国政府对其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D.抗美援朝
4.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
下列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A.
B.
C.
D.
6.
***写诗篇赞扬彭德怀的作战精神:“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下列彭大将军参与的对外战争
①南昌起义
②百团大战
③转战陕北
④抗美援朝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②③④
7.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但生活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8.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让你写篇社论,你会写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
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1.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杨根思
12.
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13.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14.
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手工业合作化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5.
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最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16.
观察下列表格,与1952年相比,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 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三大改造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8.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20.下列语句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21.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2.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体现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