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划“正确”,否则划“错误”。
材料一: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1950年他率领军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材料二: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国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
材料三: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
(2)材料一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王进喜
(4)材料二中的“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5)材料三中的人物指的是焦裕禄。
(6)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一: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1950年他率领军队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材料二: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国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
材料三: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
(2)材料一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王进喜
(4)材料二中的“他”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5)材料三中的人物指的是焦裕禄。
(6)我们应该学习以上人物艰苦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2.综合题- (共4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诫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
材料二: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黻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丰岛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开始于哪一年?“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请你写出两位牺牲在朝鲜的烈士。
(3)这场伟大的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诫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
材料二: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黻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丰岛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开始于哪一年?“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什么?请你写出两位牺牲在朝鲜的烈士。
(3)这场伟大的战争有什么历史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固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实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工业化”我国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请你写出该计划中我国取得的工业成就三例。
(3)这个经济发展计划对中国历史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
——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固生活的基本保证。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中国革命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实现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中“工业化”我国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是什么?请你写出该计划中我国取得的工业成就三例。
(3)这个经济发展计划对中国历史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请结合相关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1)写出这场运动开始的时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哪年?
(2)写出与这场运动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具体做法。
(3)写出这场运动的意义。
(4)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00字。
要求:
(1)写出这场运动开始的时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哪年?
(2)写出与这场运动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具体做法。
(3)写出这场运动的意义。
(4)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00字。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7年建成的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
(2)1954年颁布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
(3)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分别是什么?
(1)1957年建成的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
(2)1954年颁布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
(3)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分别是什么?
3.选择题- (共20题)
24.
1953年某农村人说:我是共产党员,社里再有困难,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这里的“社”指的是 (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社组织 |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D.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