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长江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5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战火熄灭后降生,承载着全世界1/4人类的百年期待,建设一个统一、富强、民主的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新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探究“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探究一)收集资料
第一组:图片资料

第二组:文字资料
资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资料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资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资料四:《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探究二)探究资料
(1)请你分别写出第一组资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组中资料一是哪一支军队的战歌?资料二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有何国际意义?
(3)资料三出自哪一部法律?
(4)资料四的《协议》签订于哪一年?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我国制定了哪一项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这一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制度确立】
材料二:见图一至图三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出现失误】
材料三:见下图

(3)图片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4)这次失误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5)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6)党和国家如何纠正错误?

2.选择题(共15题)

3.
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产量的9%,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新中国的成立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受到农民的欢迎
B.改变了所有制
C.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
D.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6.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的有
①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通过《共同纲领》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8.
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
B.抗美援朝
C.新中国成立
D.土地改革
9.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于
A. 开国大典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这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1.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的完成
④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12.
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全国农村地区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13.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A.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B.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D.青藏铁路通车
14.
阅读下列表格,造成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年
71.8%
6.9%
0.7%
1.5%
19.1%
1956年
7%
0.1%
7.3%
53.4%
32.2%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土地改革完成
C.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5.
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16.
下图是我国在某个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与轻重工业之间比例的示意图,“某个时期”应该是( )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文革时期D.十一届三中全会
17.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