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部编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3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9

1.综合题(共8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强国必先强教,因此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图1
材料二 

图2
材料三 据《新闻晨报》报道:韩国一家电视台报道称,朝鲜可能将于2010年5月或6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韩国这家名为YTN有线新闻的电视台20日援引未具名外交人士的话报道称,朝鲜从2月开始就在为此次核试验作准备,第三次核试验将反映出朝鲜核技术的改进情况,预计在技术方面的成熟程度将明显高于前两次核试验。YTN新闻台声称,美国情报官员近日专门就此事访问韩国并进行了讨论。
(1)材料一中提到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说一说1954年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的会议是什么?这一会议通过了哪一重要文献?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列举其中的两位。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
探究题
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村关系的调整。

(1)图1情景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依据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2)观察图2情景“入社”的“社”指什么?“入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都是为了____
3.
如下图,两个柱状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

请回答: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这一变化的原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一个资本家的表白:“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那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该项改造运动结束于哪一年?其改造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他失去了“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后,其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5.
简答题
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
⑵ 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哪三个部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⑶ 三大改造什么时间完成的?
⑷ 有哪些重大意义?
6.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所进行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7.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 )
8.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29题)

9.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φ< {#mathml#}π2{#/mathml#} ),若f( {#mathml#}2π3{#/mathml#} )=﹣f(0),则ω的最小值为(   )
10.
2011年11月18日,温家宝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说:“多位东盟***所说的“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三大改造
③土地改革
④为重返联合国而努力
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1.

左图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右图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12.
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13.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B.新中国成立C.三大改造完成D.抗美援朝
14.
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5.
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
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
下列图片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是
A.
B.
C.
D.
18.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开国大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19.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20.与火力发电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不需要任何燃料,仅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如图所示).

21.
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完成B.一五计划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D.中共十一界三中全会的召开
22.

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争{#blank#}1{#/blank#}({#blank#}2{#/blank#})

秀{#blank#}3{#/blank#}({#blank#}4{#/blank#})

  {#blank#}5{#/blank#}({#blank#}6{#/blank#})

  {#blank#}7{#/blank#}({#blank#}8{#/blank#})

  {#blank#}9{#/blank#}({#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blank#}12{#/blank#})

23.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判断对错)

24.

人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判断对错)

25.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 ( )
A.人民公社建立B.土地改革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6.
下列哪一项事件的实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依法治国B.民主区域自治制度
C.三大改造D.政治协商制度
27.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8.
1936年苏联颁布宪法,宣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的完成D.西藏和平解放
29.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1954年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完成
30.
下列史实距今有50周年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全面内战的爆发
C.三大改造的完成D.长征的胜利
3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3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3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34.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宪法颁布
35.

将50克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6.
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B.文化大革命时C.“一五”计划完成后D.“大跃进”时
37.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