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一: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
材料二:美国是超级大国,率领部分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军民一起坚决抵抗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经济十分落后,但仍然不在强权面前低头,终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一个落后的国家与世界强权国家相抗衡,让全世界都另眼相看,这在近代旧中国是绝对做不到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一分析采取这一措施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一: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实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务—实现社会主义也难以完成。
材料二:美国是超级大国,率领部分国家组成所谓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与朝鲜军民一起坚决抵抗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一年,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经济十分落后,但仍然不在强权面前低头,终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一个落后的国家与世界强权国家相抗衡,让全世界都另眼相看,这在近代旧中国是绝对做不到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一分析采取这一措施的必要性。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
材料一: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1)从材料一叙述的现象到材料二中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2)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自己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材料二: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给***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的人。”
(1)从材料一叙述的现象到材料二中荣毅仁等“红色资本家”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2)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2.选择题- (共12题)
3.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 B.中国共产党成立 |
C.土地改革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4.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向全世界宣告:雄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5.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在此前讨论会上,有代表认为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句子已经过时,应该修改。周恩来力排众议,坚持不改为好。周恩来坚持不改是为了
A.继承传统 |
B.艰苦奋斗 |
C.居安思危 |
D.与时俱进 |
6.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解放战争 |
B.新中国成立 |
C.西藏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 |
10.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我国人民从1949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主要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
C.国家实现统一 | D.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 |
11.
下面是分别来自不同地区的四个人的对话,下列对话中唯一正确的是 ( )
A.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
B.武汉人说,我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是在1951年 |
C.长春人说,我爸爸亲眼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
D.鞍山人说,我为我的家乡出现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而骄傲 |
13.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