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请结合1966~1976年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的部分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历史结论?
(2)请列举人民群众和干部对这一时期的反动力量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3)概述这一时期的动乱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4)从这一时期的动乱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1)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历史结论?
(2)请列举人民群众和干部对这一时期的反动力量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
(3)概述这一时期的动乱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
(4)从这一时期的动乱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2.
材料一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中国律师网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三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农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
(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简述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在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的事件,请试举两例。
——中国律师网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材料三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农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
(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简述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在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的事件,请试举两例。
3.
材料一:2009年7月8日,***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材料二: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
材料三: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始终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民族问题始终关系人民的幸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所做的政策性努力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4)请简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关系。
材料二: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共同推动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奋斗史。
材料三: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始终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民族问题始终关系人民的幸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维护民族团结所做的政策性努力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所做的努力有哪些?
(3)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4)请简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关系。
2.选择题- (共25题)
5.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发生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过程概括为三个词:“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标志着中国人民“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革命的展 |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C.新中国的成立 |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6.
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道:“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和平解放 |
B.香港回归 |
C.澳门的回归 |
D.抗美援朝战争 |
8.
如图是当代著名文学家巴金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证。与这次会议有关的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C.颁布了《共同纲领》 |
D.决定实施“一五计划 |
9.
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始终遭到中国政府和西藏人民的坚决反击。下列关于西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藏是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 | B.西藏的解放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
C.西藏的解放标志着中国统一大业完成 | D.西藏成为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
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C.西藏和平解放 |
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 |
12.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列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B.从“左”倾冒进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
13.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 |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C.“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 | D.“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
15.
(题文)“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 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 年有85 篇,1959 年有15 篇,而1960 年只有1 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 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
③1958 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风盛行
③1958 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
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
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
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
17.
1977年8月25,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引用了***的一段话:“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这反映出当时
A.“拨乱反正”工作取得进展 |
B.“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 |
C.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D.对“***思想”已有了客观认识 |
18.
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其中深刻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精髓论、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论等,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光辉。空白处应为
A.“一国两制”论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C.“三个代表”论 |
D.科学发展观 |
19.
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B.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
C.《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
21.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下列关于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农村改革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
B.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继承和发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
C.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
D.农村改革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正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
2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包括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①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④改变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3.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4.
1980年初,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时任滁县地委书记的王郁昭说:“实践证明,大包干到户责任制就是让农民穿上了‘合脚鞋’,因而中国的农民才能跨大步。”“(我)要求给大包干到户报个户口,承认它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大包干到户责任制”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是因为它
A.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
C.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
D.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25.
下表是我国1985~2008年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 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 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年份 | 流动农民工总数 |
1985-1990年 | 2118万 |
1992-2000年 | 12900万 |
2008年 | 14041万 |
A. 农村自然灾害的影响
B.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C. 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
D. 农村人多地少引起
26.
据1985年北京青年经济学会对429家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1984年这些企业的平均自销率(即自销产量占全部销售产量的比率)为30. 08%,而1985年1月〜6月升到了43.8%。 此变化说明( )
A.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取得成效 |
B.工业企业的自主权日益扩大 |
C.计划经济体制己经基本废止 |
D.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得到加强 |
27.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方针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28.
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下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小平配音。(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