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的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传》(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综上,谈谈你所理解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的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
——金冲及等《***传》(1949—1976)
(1)根据材料一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3)综上,谈谈你所理解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
2.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这一时期,浮夸风相当严重,1958年,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等。
材料四:“大战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丰都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份,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我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4)全民大办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5)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三:这一时期,浮夸风相当严重,1958年,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等。
材料四:“大战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丰都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份,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年我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3)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4)全民大办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5)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多年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3)、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又是什么?
(3)、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简答题- (共1题)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概括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
(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这个通知所说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有何历史意义?(2分)
(2)概括指出1953—1956年底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历史性的巨变?
(3)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然很不适应。”这个通知所说的“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具体指什么体制?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3.判断题- (共1题)
5.
阅读下列表格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表格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表格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表格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C”。
(1)到1952年,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 )
(2)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 )
(3)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 )
(4)苏联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帮助。 (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呈现缓慢发展趋势。 ( )
| 1952年 | 1956年 | 1957年 |
工业总产值 | 343.3 | 703.6 | 783.9 |
农业总产值 | 483.9 | 582.9 | 604.0 |
工农业总产值 | 827.2 | 1286.5 | 1387.7 |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表格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表格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表格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C”。
(1)到1952年,我国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 )
(2)195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 )
(3)1952-1957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农业。。 ( )
(4)苏联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帮助。 ( )
(5)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呈现缓慢发展趋势。 ( )
4.选择题- (共14题)
6.
歌曲《红旗飘飘》中唱道:“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C.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
7.
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扎根农村干革命 |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 D.破虏丹心昭日月,抗日碧血壮山河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D.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
12.
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这些严重失误的原因是( )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国内经济发展缓慢
①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②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国内经济发展缓慢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4.
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1966—1976年间的是( )
A.彻彻底底清算,咱向地主要血汗 | B.文化革命齐造反,革命路上当闯将 |
C.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16.
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这一“伟大转折”是指党的工作重点( )
A.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B.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
D.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19.
某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这样一个结论,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5.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