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江苏仪征市2017-2018学年大仪中学八年级(下)历史期中练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42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雄赳赳。气昂吊,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租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 50年代初,这首战歌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唱,你知道它与哪一件事情有关?
(2)“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指哪支部队?
(3)“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2.
农业方面要求用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达到原计划12 年才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指标,报刊舆论也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错误的观念,工业方面要求用7 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赶英国超美国。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运动?
(2)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总路线更进一步推动了此运动?
(3) 材料反映的运动造成了什么恶果?
3.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

(1) 他为这些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中国的外交成就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2) 图1是周恩来同志参加的哪次国际会议? 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 此外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 图3、图4 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4) 看了上述四图,你有怎样的感悟?

2.选择题(共17题)

4.
请你从以下四句话中选择最为贴切的一句话,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A.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了
D.彻底消灭了地主阶级
5.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祖国大陆完全解放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
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与这一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完成
7.
1950 年,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人侵朝鲜的是( )
A.联合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8.
下面不属于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的是(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9.
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1
B.1951年10 月
C.1952 年底
D.1956 年底
10.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不包括( )
A.盲目求快
B.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
C.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D.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
11.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 年与1960 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五四”运动
12.
“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是指:()
A.1956年—1966年B.1965年—1975年
C.1966年—1976年D.1963年—1973年
13.写出反义词。

黑暗—{#blank#}1{#/blank#}   讨厌—{#blank#}2{#/blank#}  漫长—{#blank#}3{#/blank#}

14.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万隆会议
15.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总理说于( )
A.访问缅甸时
B.万隆会议
C.第26 届联合国会议上
D.访间印度时
16.
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事件发生于( )
A.1970 年
B.1971年
C.1972 年
D.1973 年
17.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
A.尼克松
B.基辛格
C.克林顿
D.罗斯福
18.
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正式建交 ④中国重返联合国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①③④②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成就举世瞩目。下列哪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重大外交成就?( )
A.中国在上海举办APEC
B.中美建交
C.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D.周恩来访问印度
20.函数 {#mathml#}y=sin(π32x){#/mathml#} 的最小正周期是{#blank#}1{#/blank#},在[0,π)上的单调递增区间是{#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