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1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3题)

1.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一种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观察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1)乙人物所说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动乱岁月”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丙人物所说“欲速则不达”,请结合事件的背景和影响予以说明。
(3)按年龄大小给甲、乙、丙、丁四个人物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
C.丁>甲>丙>乙D.乙>丁>丙>甲
(4)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昔对比,乙、丙两个人物一定有颇多的感触和认识,请你替他们分别谈一谈。
2.
阅读下了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课外学习,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照片中的新生)

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诞生
(1)如上图中的照片最早拍摄于何时?当时人们正在参加什么活动?这一活动有何意义?
(评论中的胜利)

朝中社发表评论称,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

(2)评论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什么事件标志这一“历史奇迹”的实现?
(书信中的梦想)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 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 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

(3)哪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信中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对新生的人民政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写一个探究主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1954年***

(1)材料中的“会议”及“新胜利和新发展”分别指的是什么?
(2)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措施?

2.选择题(共19题)

4.
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都大幅上涨。这些变化说明(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5.
回想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战28年,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D.有28个国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6.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
A.邱少云B.黄继光C.罗盛教D.杨根思
7.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8.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会议的内容(   )
A.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B.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C.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9.
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其中“它”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
10.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的国际意义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推动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1.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的时间是
A.1951年B.1952年C.1953D.1950年
12.
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
A.有地的富农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D.无地的工人
13.
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0年
1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16.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下列那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政协会议B.第二届政协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D.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
17.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
①川藏 
②青藏 
③滇藏 
④新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
A.实行赎买政策
B.成立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一国两制
19.
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A.武汉长江大桥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
C.解放牌载重汽车
D.青藏铁路通车
20.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中,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
B.雷锋
C.邓稼先
D.王进喜
21.
(题文)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 )
A.四五运动B.十年内战C.“文化大革命”D.反右斗争扩大化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