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人教部编版下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1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1

1.综合题(共2题)

1.

   经济发展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1955年7月,国家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各地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9 6%以上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四: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据材料一的文件,我国农村掀起了什么运动?此运动使哪一阶层获得了解放?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根据材料二,我们知道当时农业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请写出与此同时正在进行的另外两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指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

(4)材料四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造成这个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什么纲领? 

(2)材料二诗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30题)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是  (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D.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4.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这个划时代的会议”( )
A.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A.1950 一 1952 年的土地改革B.1958 年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78 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1953 一 1957 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6.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 (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7.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之间的显著区别( )
A.是否消灭了地主阶级B.农民是否得到了土地
C.是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8.
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
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
A.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B.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D.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10.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1.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D.越南战争
12.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A.提高了人民地位B.完成了国家统一
C.加速了民族独立D.建成了社会主义
14.
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些说明
A.新政权才需要法制建设
B.民主需要以法制作保障
C.三国法制建设十分完善
D.法制建设必定带来民主
15.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6.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
A.改变分配方式B.改变经营方式
C.改变用人方式D.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17.
建国初期,***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我国( )
A.实现工作重心转移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施“一五”计划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18.
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9.
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和国宪法》
20.
1956年是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1956年初,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B.人民公社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兴高采烈吃着“大锅饭”
C.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D.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够看到批判“走资派”的大字报
21.
“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公私合营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22.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3.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共八大提出这一主要任务的依据是
A.巩固新中国政权的需要
B.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要求
D.“左”倾思想的指导
24.
1956年,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开展土地改革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C.发动“大跃进”运动D.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25.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反映的运动( )
A.提高了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打乱了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6.
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 农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27.
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
A.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B.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28.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 )
A. 公私合营 B. 和平赎买 C. 强制没收 D. 全部购买
29.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0.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31.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

32.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