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1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综合题(共1题)

1.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材料三  “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摘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Watch》

材料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政治制度?
(2)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的描述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哪段时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选择题(共30题)

2.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3.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位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
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
A.在农村减租减息B.打击地主阶级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
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农村……”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是挑战美国的军事行为
C.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大举措D.加强了国际合作的明智举动
6.
学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平解放西藏”内容应形成的整体认识是
A.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采取的行动
B.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斗争
C.实现祖国大陆的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
D.巩固新中国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7.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8.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A点到B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9.
对下图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0.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请你判断***所做的这首词追思的是谁?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王进喜
11.
1966年对应填写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北伐战争开始
C.西藏和平解放
D.“文化大革命”开始
12.
下图所示宣传画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3.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14.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集中发展重工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
1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人民公社成立C.土地改革完成D.三大改造完成
16.
“两弹元勋”邓稼先、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 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17.
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1961年初我国开始实施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8.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D.开展文化大革命
19.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0.
北京同仁堂是我国著名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在党的领导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主要实施了(  )
A.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国家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
针对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
美国
印度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A.没收官僚资本
B.进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22.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23.
邓小平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改造私营工商业
24.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
A.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C.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D.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在
A.沿海
B.农村
C.城市
D.内地
26.
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文化大革命”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27.
以下哪一事件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B.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特区的设立
28.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完成三大改造B.包产到户C.设立经济特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30.
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
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
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
31.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扩大企业自主权D.实行对外开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