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70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表。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下图。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3)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图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20世纪的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你如何评价他?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一穷二白)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表。
年份 | 项目 | 粮 | 棉 | 纲 | 煤 |
1952年 | 总产量 | 1.64亿吨 | 130.4亿吨 | 135亿吨 | 0.65亿吨 |
比1949年增长 | 36% | 193% | 754% | 105% | |
1957年 | 总产量 | 1.95亿吨 | 164亿吨 | 535亿吨 | 1.3亿吨 |
比1949年增长 | 19% | 26% | 296% | 100% |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下图。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3)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图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4)20世纪的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你如何评价他?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2.
好的歌曲往往负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2)歌词中的“旗帜”是指什么?这面旗帜作为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材料二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为了建设新中国,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6)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歌词的分析,请写出围绕这四首歌曲的创作的主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我们“当家做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2)歌词中的“旗帜”是指什么?这面旗帜作为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材料二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为了建设新中国,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在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取得哪些重大成就?又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4)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重大改革?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5)材料三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6)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歌词的分析,请写出围绕这四首歌曲的创作的主题。
2.选择题- (共30题)
3.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4.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
C.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D.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
5.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位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①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农村……”这段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 B.是挑战美国的军事行为 |
C.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大举措 | D.加强了国际合作的明智举动 |
7.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在( )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召开了政协会议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③④ |
8.
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
9.
党的十八大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力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C.西藏的和平解放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11.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③①④ | D.②①③④ |
13.
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
C.“文革”应该被彻底否定 |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部分肯定 |
14.
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分析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①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②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③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①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②反映了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③造成人民生活困难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7.
1956年国庆阅兵仪式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看,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说的“飞机”制造于
A.土地改革时期 |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
A.《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9.
针对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中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 中国 | 美国 | 印度 |
钢产量 | 2.37千克 | 538.3千克 | 4千克 |
发电量 | 2.76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A.没收官僚资本 |
B.进行土地改革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21.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
C.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一国两制 |
D.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三个代表 |
23.
以下哪一事件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 B.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D.经济特区的设立 |
24.
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
C.改革开放新时期 |
D.市场经济时代 |
25.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 D.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26.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27.
苏联有位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B.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D.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
30.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
31.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①深圳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⑤厦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