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材料一中发生在“1949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功绩?
(2)材料二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材料一中发生在“1949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事?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功绩?
(2)材料二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
材料二: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
材料二:

材料三:“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2)材料三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3)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级获得了解放?何时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这次改革?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司令员是 。(2分)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4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歌词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 ,司令员是 。(2分)
(2)著名作家魏巍称这支部队的战士为“最可爱的人”。请说出其中两位英雄人物的名字,并说说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精神?(4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项主要任务便是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此,在“一五计划”当中,国家将株洲等15个城市列为重点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并集中主要力量实施外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156个重点项目中,株洲占有4个,即扩建331厂,新建硬质合金厂、发电厂、洗煤厂……新中国的宏伟工业蓝图由此展开,工业株洲的华丽篇章开始书写。
——《株洲日报》
材料二:观察下图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车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等等。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人们出于好奇心,纷纷围观,追随车辆,小孩在铁轨上掷扔石子,甚至有人攀拉电车。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的重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桥梁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认识。
材料一 刚刚解放的新中国,一项主要任务便是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此,在“一五计划”当中,国家将株洲等15个城市列为重点建设的大工业城市,并集中主要力量实施外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156个重点项目中,株洲占有4个,即扩建331厂,新建硬质合金厂、发电厂、洗煤厂……新中国的宏伟工业蓝图由此展开,工业株洲的华丽篇章开始书写。
——《株洲日报》
材料二:观察下图

材料三 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火车、汽车取代了马车、牛车和帆船;喧闹、拥挤、快节奏生活的城市取代了宁静、闲散的乡村,汽笛长鸣盖过牧笛田歌,绿草地地被黑煤屑污染,蓝色天空布满暗灰色的阴霾,等等。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电车刚在天津开通时,人们出于好奇心,纷纷围观,追随车辆,小孩在铁轨上掷扔石子,甚至有人攀拉电车。当局发布告示,要求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对乘坐电车也有规定,诸如“车上不许吐痰”,“车上不准带犬及各种畜生”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的重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汽车制造和桥梁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交通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2题)
5.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这幅图是1949年***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当时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
C.提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引起中国社会的巨变 |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8.
土地改革,让占人口90%的农民“耕者有其田”,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1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A.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 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 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11.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这个条约是指( )
A.《辛丑条约》 | B.《朝鲜停战协定》 |
C.《双十协定》 | D.《中美联合公报》 |
13.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他们”指的是( )
A. 红军 B. 八路军
C. 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A. 红军 B. 八路军
C. 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14.
***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个现象的改变主要是因为
A.“一五”计划 |
B.土地改革 |
C.三大改造 |
D.新中国成立 |
1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共和国宪法 |
B.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
C.确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D.推行“一国两制”政策 |
16.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力量发展
A.农业 |
B.轻工业 |
C.商业 |
D.重工业 |
17.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完成 |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D.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
22.
60年前,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23.
“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个由周总理首先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指( )
A.一边倒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不结盟原则 | D.“求同存异”方针 |
25.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外事活动中,与他有关的是 (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26.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诞生年即公元作为历史算起。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
A.维新变法期间 | B.新文化运动期间 |
C.中华民国成立时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