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邛崃高埂中学学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科统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9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55年前,党中央和***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经济羁绊,开辟了西藏人民从黑暗痛苦走向光明幸福的伟大新时代。”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

(1)“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你认为这一“转折点”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2)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
(3)新中国前,为了稳定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共提出哪一项基本国策?其实施范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又实行哪一项战略决策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

回答:
(1)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有一位老人”指的是谁?
(2)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
(3)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这个政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定?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材料二:邓小平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我”指什么地方?“母亲”指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母亲”采用了哪个科学构想?含义是什么?
(3)“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之后又有哪一地方回归“母亲”怀抱?说明了什么?
4.
我区各初中学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生产关系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政策回顾:
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曾实行过两次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
第一次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运动在全国开展;
第二次是:1953年,党中央根据农户分散经营、阻碍生产进一步发展等实际情况,决定对农业实行
②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运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2)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第一次时: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第二次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②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历史认识: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选择题(共21题)

5.
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农民所有
C.土地归国家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6.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采取的措施有
A.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抗美援朝一五计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五计划
7.
大庆油田牢固树立“科技人才强企”观念,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18832人,占员工总数的20.8%。对此变化,最感心慰的当属
A.王进喜
B.邓稼先
C.雷锋
D.焦裕禄
8.
1966~1976年十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浩劫,历史上称之为“文化大革命”,表述正确的一项
A.开始的标志是***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B.结束的标志是***的逝世
C.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D.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9.
1980—1988年之间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长江三角洲
④汕头
⑤浦东
⑥珠海
⑦海南省
⑧珠江三角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⑦
C.②④⑥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
10.
张爷爷的儿子出生于1951年,他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A.建国
B.援朝
C.跃进
D.文革
11.
“喜玛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至今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
A.65年
B.70年
C.56年
D.68年
12.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3.
每周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4.
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实行股份制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16.
***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里的“一桥”是指我国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一座大桥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重庆大桥
17.
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有
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
③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是
A.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B.党内“左”的思想的发展
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经验
D.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对这个格局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0.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销
21.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
22.

{#blank#}1{#/blank#}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3.

{#blank#}1{#/blank#}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4.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
A. 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 与原宗主国(英、葡)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 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 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25.如图,抛物线y=ax2+bx+1经过点(2,6),且与直线y= 12 x+1相交于A,B两点,点A在y轴上,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4,0).

7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