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中学某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同学们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对认识新中国的历史有何意义?
(2)在探究中,同学们得出了一个结论: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
(1)同学们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对认识新中国的历史有何意义?
(2)在探究中,同学们得出了一个结论: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你准备通过什么方式展示同学们的探究成果?
2.
中外历史上就解决农业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建国初期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2)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3)***、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1)以***为首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建国初期提出了什么对策?结果如何?
(2)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共第二代领导人,如何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地中国农村改革?
(3)***、邓小平实行上述政策的相同主旨是什么?
3.
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
→ → →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2题)
5.
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直接被没收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公私合营 |
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A.***、邓小平 | B.邓小平、江泽民 |
C.江泽民、*** | D.***、周恩来 |
16.
***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
18.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话提出应该是在: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 |
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
19.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
20.
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1.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C.人民公社的成立 |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