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亚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92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5

1.综合题(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主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 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美系”,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2)我国“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主要是指在农村实行哪一制度? “80年代中后期”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选择题(共16题)

3.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D.现代的社会生活
4.
《共和国的足迹》中写到:“它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其中,“新的历史纪元”开启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B.土地改革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
5.
2018年3月26日,中国空军派出运输机,前往韩国执行接运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任务。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北伐战争C.辽沈战役D.抗美援朝
6.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思潮
7.
(题文)“铁人”王进喜、“党的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有(  )
①艰苦奋斗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9.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中“新时代”是指
A.大跃进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内地
11.
“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2.
今年正月初一上映的电影《红海行动》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也门撤侨”改编,索马里海域外中国商船遭遇劫持,蛟龙突击队沉着应对,潜入商船进行突袭,成功解救全部人质。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
A.积极推进对外交流B.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C.推进“一带一路”战略D.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
13.
(题文)***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筹建B.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C.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成立D.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的建立
14.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15.
现在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有的还加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这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  )
A.社会保障体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国有企业改革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
(题文)他“感动中国”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  )
A.邓稼先B.钱学森C.焦裕禄D.袁隆平
17.
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为改变失学孩子命运实施的最大社会公益活动是(  )
A.对贫困地区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补助金
B.实施“希望工程”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大对教育投入,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1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