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三: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材料一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它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在哪一军事战争中?写出在此战役中牺牲的一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并说明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精神?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三: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材料一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它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在哪一军事战争中?写出在此战役中牺牲的一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并说明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精神?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2)材料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哪一行业的改造?该行业的和平过渡得益于哪一创举的实行?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引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的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许多地方城乡居民出现了浮肿病,患肝炎和妇女病的人数也在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哪一行业的改造?该行业的和平过渡得益于哪一创举的实行?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经济特区篇)

(2)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哪一经济政策?它的实行具有什么重要作用?(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

(2)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解放思想篇)
材料三: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谈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生于哪一年?有什么重要意义?(展望未来篇)
材料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中共十九大报告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选择题- (共19题)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对“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深化和推进,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下列不属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翻倍 |
B.赶超英美发达国家 |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6.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连
②珠海
③长江三角洲
④重庆
①大连
②珠海
③长江三角洲
④重庆
A.③①④② |
B.②④①③ |
C.②①③④ |
D.④①②③ |
7.
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B.1955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C.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
D.国家通过没收全部资产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
10.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了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A.“两个凡是”的问题 |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
C.***的历史评价问题 |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
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几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B.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3.
1988年,“那一刻应当铭记——实现了历史上的两大超越:从广东省的一个行政区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省份,从封闭落后的国防前线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自此,中国首批五个经济特区全部诞生。”“”处应填写
A.厦门 |
B.汕头 |
C.海南 |
D.武汉 |
14.
历史上,各国因势因时不断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崛起令世人瞩目。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A.从改良到革命 |
B.从城市到农村 |
C.从国外到国内 |
D.从计划到市场 |
15.
研究文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从1954年的“当选证书”(如下图)可以见证我国政治制度建设的成就是


A.确立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B.结束封建专制制度 |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16.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①制定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制定颁布宪法
①制定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③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制定颁布宪法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7.
在1949年的一次历史活动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28个党派参加了第一届政协会议 |
B.28个民族参加国庆盛大阅兵仪式 |
C.28架飞机参加国庆盛大阅兵仪式 |
D.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
20.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1949年12月,***受邀访问苏联,苏联人安排了***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接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陪同者说到:“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A.沈阳 |
B.长春 |
C.鞍山 |
D.山西 |
21.
1985 年 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 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 34 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实行按劳分配 C. 鼓励个体经营 D. 建立股份公司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实行按劳分配 C. 鼓励个体经营 D. 建立股份公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