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中华人民土地改革法》,接着在占有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
材料二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1978年凤阳农民歌谣
材料三  2006年2月14日***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地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土地改革产生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80年度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推行这种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
2.
***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 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 年的“ 中国新生” 和1978年的“ 伟大转折”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总结成就
“20 世纪的最后 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 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 引自《 复兴之路》 解说词)。 你知道书写“ 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0 世纪的最后20 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 ( 至少回答两点)
(3)展望来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
请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的“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是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3)20世纪中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出现了什么失误?
(4)虽然我国社会主义义建设的探索途中走了不少弯路,但在各行各业仍涌现出许许多多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典型人物,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怎样可贵的精神品质。

2.选择题(共12题)

4.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邓小平
B.***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周恩来
5.
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王进喜
7.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程艰难起步,经过努力,我国开始改变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迈进,这一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届人大的召开D.“一五”计划的完成
8.
下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
A.实事求是地反映
B.解放了思想
C.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9.
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最能代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 )
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0.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土地改革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11.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格局形成的顺序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13.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14.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
A.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
A.确立了马列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