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梦想实现)
材料一: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由分到合)
材料二:土改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探索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新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梦想实现)
材料一: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的一封信
(1)材料一中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由分到合)
材料二:土改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探索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该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引自《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些严重失误?这些失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摘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4)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的措施是什么?(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对比,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
(制度创新)
材料一 《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1)请举一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创新。
(外交创新)
材料二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面对部分不了解中国情况和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挑唆而排挤中国的各国代表,周恩来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什么方针?请列举两项新中国七十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统一创新)
材料三 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

(3)我国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科技创新)
材料四 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的成就是?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
(制度创新)
材料一 《复兴之路》解说词: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1)请举一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制度创新。
(外交创新)
材料二 1955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面对部分不了解中国情况和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挑唆而排挤中国的各国代表,周恩来表现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打开了新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中创新性的提出了什么方针?请列举两项新中国七十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
(统一创新)
材料三 阅读如图所示两幅图片

(3)我国为实现国家统一,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
(科技创新)
材料四 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月球背面迎来人类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空间技术的成就是?
2.选择题- (共23题)
3.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个人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计划经济的崇拜,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邓小平南方讲话 |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4.
从增速看,重庆、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蒙、桂等12省市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贵、陕领跑。这一现象得益于下列那一项党的政策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精准扶贫 |
C.西部大开发 |
D.中部崛起战略 |
5.
00IA型航空母舰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标志着中国国防实力迈向新的阶段。下列关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成就排序正确的是
①第一枚原子弹成功爆炸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③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④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研制成功
①第一枚原子弹成功爆炸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③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④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研制成功
A.①③②④ |
B.④③①② |
C.④①③② |
D.④③②① |
7.
新华社沈阳4月3日电,上午11时36分许,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平稳落在辽宁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两架战斗机全程护航用空军特有的方式向志愿军烈士致敬。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2014年至2018年,已先后有589位从韩国迎接回来的志愿军烈士在这里安息,这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抗日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美援朝 |
D.土地改革 |
8.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几次会议的学习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 |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
D.中共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9.
在新中国建设的历程中,总有一些地方站在时代的潮头,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引领经济建设的潮流。下列这些地方按照它们曾经站在时代潮头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大庆
②深圳
③长春
④凤阳小岗村
①大庆
②深圳
③长春
④凤阳小岗村
A.①③④② |
B.③①④② |
C.①③②④ |
D.①②③④ |
10.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11.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B.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
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
12.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①都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②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路线方针
③都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④会议的方针路线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
D.国有企业开始改革 |
14.
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具体内容是
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③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③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6.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
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 |
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 |
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
17.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
B.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 |
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8.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材料体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战略布局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全面深化改革 |
C.全面依法治国 |
D.全面从严治党 |
20.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
22.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
B.“相逢”最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 |
C.“太痛”说明海峡两岸的人民渴望统一 |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
23.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发表求同存异方针 |
D.提出“一国两制” |
24.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创始人,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风范在世界外交史上留下了卓越风采,他从事的诸多外交活动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加重庆谈判;
④签署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