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一幅图片,承载一段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与图1事件有关的法律文献是哪部?图1和图2事件有何关系?
(2)图3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还有哪些行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3)图4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图1和图3分别反映了建国后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请你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针对材料一这种经济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应对计划?应重点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年份 | 项目 | 粮 | 棉 | 钢 | 煤 |
1952年 | 总产量 | 1.64亿吨 | 130.4亿吨 | 135亿吨 | 0.65亿吨 |
比1949年增长 | 36% | 193% | 754% | 105% | |
1957年 | 总产量 | 1.95亿吨 | 164亿吨 | 535亿吨 | 1.3亿吨 |
比1952年增长 | 19% | 26% | 296% | 100%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材料三
如下图 1958年《人民日报》

如下图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3)结合相关史实,你认为上图《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是否真实,请说明理由。上图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上面的材料是哪位人物所述?其理论在哪次会议中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你如何评价他?
2.选择题- (共19题)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C.邓小平南方讲话 |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
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C.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A.黄继光 | B.刘胡兰 | C.董存瑞 | D.邱少云 |
项目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 B.“包产到户”的实施 |
C.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A.我国急需加快重工业发展 | B.他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
C.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 D.我国工业建设从零开始 |
A.去他的吧,怎么还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
B.现在是社会主义了,我们把他干倒吧 |
C.咱们当家作主啦,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
D.他懂业务,会管理,我们还是要听的 |

A.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
B.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帆风顺 |
C.“右”倾思想的影响 |
D.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一事无成 |
A.“右”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C.“左”倾冒进思想的发展 |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 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 |
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人民的意志 B. 党的意志
C. 工人的意志 D. 农民的意志
A.实行特殊的政治管理制度 |
B.不利于增加我国国民经济收入 |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
D.特区事务我国政府不能完全依照我国法律处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 D.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 D.“大跃进”的促进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