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盐城市东台市八年级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4/17

1.综合题(共2题)

1.
分析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13年是朝鲜战争结束多少周年?(2分)
(2)中国军队开赴朝鲜的目的是什么?(2分)率军入朝的司令员是谁?(2分)
(3)在抗美援朝中,涌现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谈一谈他们所体现出什么样的崇高精神?(2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文成公主入藏是与当时哪一少数民族的首领通婚?她对该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哪些贡献?(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设立哪一专门机构管理西藏有关事务。(1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并指出和平解放的意义。(2分)

2.选择题(共19题)

3.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诗句讲的是1957年建成的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桥的是
A.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B.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C.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
D.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4.
方寸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邮票发行于(  )
A.2008年
B.2009年
C.2010 年
D.2011年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6.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位于电场中A点,具有的电势能为Ep,则A点的电势为φ= Epq .若把该点电荷换为电荷量为2q的负点电荷,则A点的电势为(  )
7.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D.人民公社化运动
8.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质点的x﹣t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与AB平行,CB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9.
有关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在老解放区进行的
B. 当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也完成了
C.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就已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D. 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10.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
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13.要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m=0.5kg)、细线、刻度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请完成下列步骤.

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⑵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

⑶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A下降所用的时间t,则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blank#}1{#/blank#};

⑷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blank#}2{#/blank#}(选填“a﹣m′”或“a﹣ 1m' ”)图线;

⑸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b=2m/s2,则沙袋的质量m1={#blank#}3{#/blank#} kg,m2={#blank#}4{#/blank#} kg.

14.要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的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m=0.5kg)、细线、刻度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请完成下列步骤.

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设左右两边沙袋A、B的质量分别为m1、m2

⑵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

⑶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A下降所用的时间t,则可知A的加速度大小a={#blank#}1{#/blank#};

⑷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blank#}2{#/blank#}(选填“a﹣m′”或“a﹣ 1m' ”)图线;

⑸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m/(kg•s2),截距b=2m/s2,则沙袋的质量m1={#blank#}3{#/blank#} kg,m2={#blank#}4{#/blank#} kg.

15.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是(  )
A.1953年B.1954年C.1956年D.1957年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8.
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9.
“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
A.1966年5月B.1967年2月
C.1976年4月D.1976年10月
20.一杯水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若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则(  )
21.一杯水含有大量的水分子,若杯中水的温度升高,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